跨出第一步

長期以來,是他們那一邊的人比較大聲,我們好像只敢跟同國的人講話。這當然有過去白色恐怖留下的陰影,但也是因為台灣人基本上比較含蓄,或體貼,比較不想讓別人難堪。

現在我們來到「太陽花講習會」,響應學生們「走入民間去播種」的號召,來研究「與人對話」的方法;這是不是表示,我們就要仿效對手的霸氣,改變我們的習性呢?

就過去我們被壓抑的歷史來看,改變一下似乎也好;但就台灣的長遠發展而言,或許維持甚至發揚我們那種美德(當然還要充實其內涵,不要淪為懦弱),讓整個社會都能在友愛的基礎上理性溝通,才是我們更高的志向!

無論怎麼說,總之,跨出第一步是最難的;只要有了一次經驗,和反對太陽花的人正面地談過,即使失敗了,甚至吵架了,再展開第二回合或找第二人開談,就容易了。

以下,是我們集合很多人的親身經驗,為「跨出第一步」所做的一份講義。


一、選定初步對象

1. 在親友或熟人中做一個初步的評估,看看誰是「不同邊」的人,而其中的誰,是大概可以談一下的。
2. 評估的標準是,雙方有一定的交情或感情,但萬一傷害了這份情感,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。(等有了經驗成熟之後,即使是親如夫妻,也是可以對話的,但那要放在以後)
3. 不必擔心沒有機會談,機會是可以創造的(詳見「三、」)。


二、心理準備

1. 抱著「即使被罵,也不還口」精神;實在氣極了,就告訴自己「為了台灣,我要忍著」。
2. 抱著「先讓對方講個過癮」的精神,仔細聆聽對方的論點;認真在其中找尋有利於下說詞的地方,做為雙方共識的基礎。這樣,就可以耐心地等待「可以好好和他講」的機會。
3. 不必要求自己什麼都要懂,只要有一些準備(例如服貿的某些內容)就可以上場了;萬一講不過的時候,就在「那一點上」坦然認輸也沒有關係,這反而可以顯示自己的風度。(如果我們相信最後是要對方認輸的,那就不妨先示範幾次認輸給他看)
4. 不要害怕被否定,運用人身攻擊來壓制對手,是理虧者的常態;所以聽到對方開始攻擊我們的時候,就知道成功已經在望了。
5. 不要只逞口舌之辯,要讓感情走在理性的前面(我們的工作,並不是辯給群眾看誰比較贏,而是要在私下爭取對方的認同)。
6. 不要希望一次就可以談完,永遠要保留續談的機會


三、準備開場

1. 就所選定的對象,設想如何創造一個「不受干擾」的談話的機會;讓機會自然來臨當然也可以,但有的時候,更直接的提議,例如「我們去喝個咖啡」,有時反而更簡單。
2. 想好一個開場的說法,例如,那些天我去太陽花靜坐的時候,常常會想起你,不知道你對我這種舉動會有什麼看法
3. 要想好兩種以上的開場方式及說法,從中加以比較再做一個選擇;這樣才表示我們內心有誠意,而且,也可以避免一時衝動做了錯誤的判斷。


四、事前準備

1.  關於台灣與各國的協定。
2.  關於台灣經濟發展的大方向(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)。
3.  關於服貿的種種內容。
4.  關於台灣前途的論述(詳見講義二)。


五、心裡放著一些對話的例子

以下的例子,有些是為表達感情,有些是為了讓步(以便換取再談的空間),有些是和平的講道理,把它們放在心裡過一過,有助於臨場的反應

1.「你讓年邁的家長擔心」
 →
不要擔心你管不了我,我永遠都是你的小孩

2.「你偏離我們家的道路,請你盡速歸隊」
    →我們家的道路很寬,什麼都容納得下

3.「你應該為了家,為了我....
    →我認真考慮你的主張,但如果我接受了,
  那唯一的理由也是為了你

4.「你不懂還來說服我」
    →這一點我真的不太懂,但我也沒有要說服你呀

5.「不要跟你講,你都以為自己是對的」
    →不一定,講一講也許我會認為你是對的

6.「你這樣會把台灣害死」
    →真的嗎我怎麼覺得我是在救台灣?那你再多跟我講一點

7.「這些學生違法」
    →我不是來為學生辯護的,我只是想談談台灣的危機

8.「凡事都用鬧的怎麼可以」
    →看看過去,幾乎所有的進步都是鬧來的


六、各項可能的議題——重要原則:放掉輕的,守住重的

以下各議題的順序是由輕至重,對話的時候,不必在較輕的議題上纏鬥,應該快快進入重要的議題(例如對於較保守的對象,根本就不必討論學生的對錯,重點是馬英九的對錯,即使學生錯了,馬英九也不會因此而變對)

1. 學生違法
2. 學生或民進黨暴力在先
3. 經濟發展
4. 台灣前途
5. 台灣與中國的長久或將來關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